專欄連載Column

2018-04-03

第39期 擊球失誤的四個理由

  是否有過明明在上一洞梯台開出了又直又遠的好球,接著下一洞卻開出直接歪出界外區的壞球?或者,上一洞的20呎推桿直接推進洞了,但下一洞的10呎推桿明明比較近,但這球卻過洞不入,甚至連三呎的回推都短了?

  職業球員在追求進步時,會針對技術、心理、執行與場外生活管理做加強。這是因為球場上失誤發生的原因,是來自於這四個領域。那就是揮桿動作、環境判斷、心理情緒、以及體能變化。

  因揮桿失誤讓這一球「沒打好」的原因,可能是揮桿太急、用力太猛、或是不好的揮桿習慣出現所致。像是在電視轉播上,常常可以看到職業球員們在出現失誤後,在原位比劃著空揮動作,此時心中在想的,可能就是動作上的偏差。

  環境判斷的,常見例子是果嶺上對推桿路線、或是滾動速度的判斷錯誤,而導致球沒進洞。而在球場上擊球時,因球位地形、風向、草皮硬度、球位好壞等,都會對擊球結果產生影響,球員需要判斷情勢,並調整選桿、站姿與揮桿方式,才能打出想要的球路。

  心理上的失誤或許是最難調整的部分,有可能是在勝負關頭,過於在意結果導致動作變得僵硬產生失誤;或是因為先前的失誤帶來生氣、沮喪或急躁,並在這些情緒中打下一球,而導致接連失誤的產生。

  強大的體能或許不是高爾夫最重要的條件,但即使是一場打得很快的球局,通常也會超過三個小時。若是職業比賽往往會拖得更久。要讓每次揮桿都有穩定表現,需要的不只是體能,還有專注力與集中力,身體狀況的變化,也影響到這些表現。

  此外,不同的失誤因素往往會互相影響,形成連鎖效應。例如開球進了粗草區,準備進攻果嶺時,沒有注意草皮的影響,在設定時先將桿面稍微打開,導致觸球時桿面關閉,球沒飛起來導致下一球還在粗草區。此時,因為覺得沒打好很生氣,直接走到球旁,直接更用力地打下一球,結果因為設定偏差、且身體因用力而緊繃,下一球直接拉到左邊,進了更深的障礙區。

  因為心情、球位的變化,會導致擊球或揮桿動作上的失誤,同時連帶影響心理,導致失去耐心而形成誤判。想要改善揮桿動作的球友很多,但是想要強化心理與判斷的部分的人卻相對少。打得好的業餘球友,往往不只贏在揮桿技術,更多是心理與臨場判斷,做得比一般球友更好。